刘士军律师

刑事辩护研究网

——济南刑事辩护刘士军律师13306401985

刘士军律师:律师专业化道路的一点感悟
来源:刘士军律师 | 作者:刘士军律师 | 发布时间: 2023-01-30 | 106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2022年,我国律师人数已经突破了62万。律师人数不断增加,意味着当事人在找律师时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
一、62万律师同台竞技,委托人希望找到专业的律师

2022年,我国律师人数已经突破了62万。律师人数不断增加,意味着当事人在找律师时有了更多的选择。当事人会变得挑剔起来,会“货比三家”。病人去医院看病的时候,他希望自己主治医生是这一领域的专家。当事人来找律师时,他也会在意律师擅长的领域。随着网络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在和律师见面之前,会先上网搜一搜律师的名字,看看这个律师平时做什么业务,打过哪些官司,写过什么文章。

2021年,我们京师济南律师事务所刚搬到黄金时代广场A座时,这栋楼上包括我们律所在内,紧挨着三家大型律所。我有时候会想,当事人从我们律所走出去以后,会不会接着去了楼下的律师事务所。后来,发生了一件事,印证了我的想法。有一位当事人先是找到了某家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,但感觉这位律师分析的不透彻。于是,当事人又找到了我,我听完他介绍案情后,给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,获得了当事人的认可,签订了委托合同。这个案子,我们为当事人争取到了不起诉的结果。当事人为什么选择了我,因为他比较了我们两位律师给出的分析意见。

二、时间和精力有限,律师难以成为“全才”

律师是一个需要实时进行知识更新的职业群体。在如何学习的问题上,有两种律师:第一种律师是什么都学,唯恐错过了最新的法律知识;第二种律师是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学习,对于该领域的知识能够如数家珍。这两种律师都是爱学习的律师,都值得称赞。

但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,律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。如果拿出几年的时间,蜻蜓点水的涉猎所有法律领域,只能让一个青年律师在所有业务领域都略懂皮毛。而拿出来同样的时间,专攻某一领域,足以使一个青年律师成为某个领域内的佼佼者。

而且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各有特点。这就如同高中生,有的擅长文科知识的学习,有的则擅长理科知识的学习。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也是如此,由于执业经历和知识积累的差异,有的擅长诉讼业务,有的擅长非诉业务,有的擅长民事业务,有的擅长刑事业务。

我对于接案的态度是很慎重的,甚至拒绝了很多案子。刑事案件是我主攻的方向,懂得如何去办理。但对于民事案件,我只接自己有充分把握办理的。把自己不擅长的案子介绍给别的律师,既是对当事人负责,也是对自己负责。

三、专业领域的选择,因人而异

专业领域的选择,有的是主动的,有的是被动的,有的是精心考虑后作出选择,有的纯属偶然。但我建议,选择专业领域时,还是要因人而异。

就我个人而言,之所以选择刑事领域,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原因:第一,自己在检察院工作过几年,对刑事案件相对比较熟悉。第二,实习期间所在的团队给我提供了大量的刑事案件,让我磨练了技能。第三,我所在律所一直在鼓励大家走专业化的道路。第四,我对于刑事法律服务市场进行了一定的了解,发现有些刑事业务大咖的收费标准是比较合理的,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。

四、专业化不是喊口号,需要基础知识作为支撑

专业化不是一句口号。走专业化的道路,必须要有基础知识作为支撑。有一个词叫“晴耕雨读”,意思是晴天的时候外出耕耘,雨天的时候在家读书。2020年疫情发生后,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家没法出门,我就想着要把刑法中所有罪名都整理一遍。这个工作到现在已经做了三年了,形成了150多万字的材料。

执业之初,朋友或客户突然打电话来咨询某一罪名,我会不由的紧张一下,就怕被问住。而现在,因为有了基础知识和办案经验的积累,我可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,比较轻松的讲解某个罪名的犯罪构成、定罪量刑标准、相关的司法解释等。最近几年,新的司法解释、刑事司法政策层出不穷,一旦出了新的规定,我也是第一时间去学习研究,及时更新和运用这些知识。

五、专业化需要一定的展示手段,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

好酒也怕巷子深。我特别佩服北京的一些律师,他们善于做法律知识汇编、写办案经验总结、出书、讲课、组织论坛。我对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印象很深刻,是因为我经常在他们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位律师原创的一些文章。再比如咱们京师总部的几位律师,也非常重视讲课、出书。

比起来赤裸裸的网络付费推广,展示自己专业水平才是高层次的营销手段。在网上写文章有三大好处,一是不用花钱,二是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,三是可以让潜在的客户看到这些文章。

我在两年前写过一篇关于济南醉驾相对不起诉标准的文章,现在还有很多当事人看到文章后给我打电话。去年大年三十那天下午,有一位济南的律师同行看到我文章后,给我打电话,希望一定见个面聊一聊有关醉驾不起诉的话题。于是,大过年的,他带着当事人到我家门口一起讨论相对不起诉的标准问题。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,大过年的提供免费咨询也值了。

年轻律师写不出很高深的文章怎么办?我建议可以写两类文章练练手:

第一类是普通老百姓能看懂的“豆腐块”。比如说“某某罪定罪量刑标准”“某某罪怎么判”、“某某罪判几年”“跑分流水几百万怎么判”。

第二类是应景的文章。举个例子,春节前山东省统计局刚刚发布2022年度的相关数据,就有律师利用春节的时间写了“山东省2023残疾赔偿金、死亡赔偿金新标准”的文章。说实话,这样的文章一点都不高深,大多数律师都能写出来。但有的律师却能抓住先机,成为文章的首发者。

连“豆腐块”也写不出来怎么办?那就每天多看一些专业的文章,然后加上自己的心得再转发。让你朋友圈的人知道,你是个爱学习、爱思考的人,是个专业的法律人才。

六、专业化最终要落在业务成果上

虽然律师不得承诺办案结果,但律师比谁都在意办案结果。作为律师,办理案件,不仅仅是提供劳动的过程,更是展示专业能力的过程。所以,律师要珍惜每一个案件的办理过程,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全心全意的为客户争取。

七、一万小时定律

有一个说法叫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意思是:如果一个人能够花费1万小时专注于某一领域,他极有可能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。我相信,每一位律师只要坚持,三年、五年、十年,必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出人头地。


作者简介:刘士军,北京市京师(济南)律师事务所律师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硕士,京师(全国)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刑委会宣讲团副团长。如您有意转载本文,请注明出处。